整肃ICO--当极客的理想主义沦为投机者
2021年9月4日,一行三会、网信办、工信部及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不少ICO平台选择暂停业务,代币市值应声全线下跌。图为比特币中国行政总裁李啟元。(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7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当极客的理想主义沦为投机者的暴利工具 整肃ICO》)
ICO本有着“技术江湖”的意味,是理想主义的产物。但今年以来,随着投资的技术门槛降低,在“一币一别墅” 等暴利创富神话的驱使下,大量的区块链外行涌入到这个领域,ICO原有的生态也发生了改变,终于迎来监管重拳,陷入一场币灾。
酝酿一段时间之后,监管层终于出手。
2021年9月4日下午3点,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的头条位置,挂出了一条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公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对ICO(代币发行融资)的定性极严厉:“(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公告还要求,即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
2021年7月中旬,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本次整肃ICO市场,被许多人视为是金稳会开始发挥作用的体现。
“公告发布后,央行约谈了一些ICO平台,谈的主要是维稳。”一位ICO资深玩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监管重拳出击,代币市场价格全线应声下跌。比特币20分钟内跌去近2000元,以太币暴跌10%。根据知名数字货币网站coinmarketcap的数据,从9月4日下午3点后的24小时里,该网站统计的九成以上数字货币大幅度下跌,有的跌幅甚至超过了60%。一时间,代币投资者们的微信群里哀鸿遍野。
“2014年时,ICO还仅仅存在于懂区块链技术的技术极客里,投资门槛很高。项目发起者写一个地址,只有懂技术的人才能将货币打到那个地址上。”从2013年开始接触数字货币的黄世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曾参与过多个早期的ICO项目。
那个时候的ICO有着“技术江湖”的意味,是理想主义的产物。但从2021年开始,随着各种ICO平台、ICO钱包的兴起,使得ICO的门槛大大降低,普通大众只要下载一个“钱包”,或在平台上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参与。在ICO创富神话的驱使下,大量的区块链“小白”(指外行)涌入到这个领域,ICO原有的生态也发生了改变。
狂欢落幕
2021年6月中旬,央行工作人员找到比特时代CEO黄天威,希望他能做一份关于ICO的调研报告。
那个时候,数字货币市场正迎来一波涨价潮,在圈内也流传着多个版本的ICO造富神话。国内投资者开始热情高涨地寻找可以投资的ICO项目,各种鱼龙混杂的ICO也开始扎堆出现。黄天威通过对各个平台进行检索,发现在当时全国已经有四十多个ICO项目,融资规模达到了20亿人民币。而实际上,项目数字和融资金额可能会更大更多。
根据新加坡市场研究公司Smith&Crown的数据,2021年年初到6月份,全球范围内总共才有65个ICO项目,融资规模为5.22亿美元。
ICO在中国的突然崛起,令央行等监管部门措手不及。不过,对于这一新事物,央行观望了一段时间,并没有急着下结论。
黄天威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由于央行内部人士对ICO了解不多,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也不够充足,就邀请了包括比特时代在内的多家数字货币机构对ICO进行调研。
黄天威是一个早期的数字货币玩家,他曾经历了以太坊、The Dao等经典的ICO项目。但是当他看了今年很多项目的白皮书之后,觉得并不靠谱,项目的设想很难实现。不过,由于那时候还不断有新投资者涌入,这些ICO所发行的代币依然保持着上涨趋势,还没有出现崩盘或者发起人跑路的现象。
投资者也都沉浸在财富的狂欢中。数字货币网站coindesk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4月份开始,ICO的融资总量开始陡增。4月1日全球ICO的融资总量是3.34亿美元,到了8月22日这个数字变成了17.82亿美元。
在2021年7月刊的《当代金融家》杂志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曾发表文章《数字加密代币ICO及其监管研究》,这是中国学界和业界最早系统分析ICO的文章。在文章中,姚前认为ICO日渐成为区块链项目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但同时也表示ICO的法律定位尚不明确,监管仍处于空白。
对于监管,他当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ICO的发行主体设定融资额度限制,对项目进行白名单管理,重点监管融资计划,对于发行人实施持续、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强化中介平台的作用等。不过,姚前也建议“宽容对待ICO,根据区块链技术行业的特性,在上市审批、投资者限制、项目公开宣传和推介上给予一定的包容性豁免”。
在央行的公告出台之后,姚前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他通过短信的方式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包容并不会无底线,也不可能包容欺诈性的融资活动,不能任由ICO大行其道。”
极客的ICO
时间回溯到2013年7月31日,第一个ICO项目Mastercoin(国内译为“万事达币”)启动,该币声称是一种建立在比特币链上的数字货币和传输协议。当时美国警方也告诫投资者,这可能是一场骗局,但依然有500人参加,在一个月内募集到5000个比特币,价值50万美元。
根据coinmarketcap的统计,Mastercoin的代币在2014年2月曾一度成为全球第七大加密数字货币。只不过由于该项目并未取得成功,Mastercoin的代币后来也被湮没在众多数字货币之中了。
早期ICO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以太坊,从2014年7月份启动至今,三年多时间,涨幅最高时达到1000倍。根据以太坊白皮书,ICO启动时,一枚比特币可以换2000枚以太币,换算成当时的市价不足1美元。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几位以太币的第一批持有者。通过参与当时ICO、持有了数千以太币,按目前一枚以太币两千多元人民币算,这批人都获利不菲。“一币一别墅”“暴利超过贩毒”也成为炒币圈里的流行语。
“那个时候,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创业团队很难依靠从风投那里拉来投资,ICO几乎是他们唯一的融资渠道了。”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2021年以前,ICO基本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这个圈子里的人多是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比特币拥护者和区块链技术爱好者。
黄世亮在2013年弄懂比特币之后,就深深地被比特币的魅力所吸引,成为了一个数字货币的专业玩家。
在他看来,早期的ICO具有“江湖”气质,有玩家想针对比特币做一些创新,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在社区里发一个帖子,比如“哥们儿想搞个项目,兄弟们给投点币吧”。圈子里的人考察白皮书之后,如果觉得靠谱,就把比特币打到指定地址。
那个时候,ICO项目的发起者也主要是在国外,这些项目依靠ICO筹集过来的资金,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进步。
黄世亮每做一笔ICO投资之前,都会仔细阅读白皮书,看项目是否可靠,团队是否有实力。但是进入2021年4月份之后,他发现大量的“小白”像潮水一般涌了进来,他们只要看见ICO发起,不管是什么项目,连白皮书都不看,直接去投,逼得他也不得不半夜起来“抢投”。
陈荣也是早期的数字货币玩家。2014年2月,第一个号称“比特币2.0版本”的比特股启动了ICO(目前公认的比特币2.0版本是以太坊),陈荣用自己的比特币换了一些代币,成为第一批比特股的持有者。因为“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曾是其投资方,比特股在国内的玩家圈子里广为人知。
陈荣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那个时候的ICO另一个特征是“捐赠”性质。所谓捐赠就是,投资者投完之后,并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而是当项目取得一定进展后才有。比如比特股,参与ICO的捐赠者只是在比特股的数据库里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代码,当比特股成功上线时,捐赠者才能根据这个代码获得一定的代币。
投机者涌入
从2021年开始,小白和投机者大量涌入ICO市场,其背后有两大技术助力——更为便捷的钱包和提供增值服务的推广平台。
以前的ICO,投资者需要用钱包自己打进发起者公布的地址。“但那个时候的钱包很难用,如果不懂区块链的技术,根本就用不了。”陈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便捷的钱包开始出现,投资者只需要往钱包里充值就可以实现交易,“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
所谓“钱包”,是一种投资工具,类似于一些理财产品App,只不过ICO钱包交易的不是人民币、美元,而是以太币、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陈荣曾是火币网负责技术的高级经理,2021年10月从火币网离职创业,他从2021年6月份开始转向钱包的研发,研发方向是可以在比特币系和以太坊系通用的钱包。
据他介绍,目前的ICO分为三大派系——比特币系、以太坊系和US系,比特币系就是指ICO的发起人只接受比特币投资,以太坊系则只接受以太币投资,US系则是另外小币种的投资方式,影响较小。
ICO平台的出现则让普通大众更容易找到ICO项目。ICO项目可以直接在ICO平台上发布,有的平台甚至还会为ICO提供宣传服务。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2021年7月份发布的《2021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从ICO平台看,融资金额最多的前三大平台分别为ICOAGE、ICOINFO和ICO365,市场占比分别为30.7%、22.9%和10.6%。
前两大平台分别成立于2021年的3月份和7月份。根据ICOAGE官网的数据,该平台目前的融资总额超过1.7亿美元,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发起项目超过30个。ICOAGE也能够为ICO发起方提供包括新闻发布、投资路演、文案翻译等多种“公关和市场服务”。而仅成立一个多月的ICOINFO,也已成功发起了二十多个ICO项目。
除了这三大平台外,还有不少较小的平台,如币众筹、币投资、ICOCOIN、聚币网、币筹网等。其中有一些网站已经不复存在。比如币筹网,2021年6月份,南方周末记者曾在该网站上看到,当时有25个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ICO项目,其中不少项目已经完成了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融资。但是,目前该网站已经搜索不到了。
代币的本质
不少人将这次震荡称为“904币灾”,在一些ICO的QQ群里也是哀嚎一片,声称自己在这次“币灾”里亏损了几十万元。不过,“币圈”的灾难或许是“链圈”的幸运。
在专业的数字货币世界里,有着“币圈”和“链圈”的区分。所谓“币圈”就是专注于“炒币”的圈子,而“链圈”则是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研发的圈子。在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链圈主导着数字货币世界,但随着投机者的进入,更善于炒作的币圈,开始接过主导权。
各种眼花缭乱的ICO项目的上马,也使人们逐渐忘记了代币的本质。2008年比特币面世时,其创始人中本聪在白皮书里这样定义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作为众多数字货币的“原币”,比特币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区块链技术,货币功能只是其中一种,并不是最终目的。
代币则是与原币相对的一种数字货币,影响力最大的代币就是以太币。而在以太坊的体系里,以太币又成为了一种“原币”,以太坊系的ICO募集的就是以太币。2014年以太坊出现时,白皮书的定义是“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以太币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激励机制。
“在区块链世界里,经济激励是不可缺少的方面,如果没有经济激励,就不会有人愿意付出资源了。”以太坊全球核心研发者成员之一陈铭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比如比特币,它所构建的强大且安全的数据库,靠的是矿工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算力,矿工所获得的激励就是比特币。以太坊也是如此,以太币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对研发者和矿工的激励。在以太坊白皮书中,维塔里克曾对挖矿进行专门介绍,“攻击者如果要想攻击区块链,那么就需要拥有比区块链上更大的算力。矿工们挖矿过程所贡献的算力,就是在增加攻击者的攻击难度。”
与此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ICO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进行,市场对于比特币和以太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两个币种的市值也水涨船高。
在代币圈子里,区块链技术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重塑者、革命者,它的去中心化、社区化运营会使得工作更为简单、高效,可以广泛地应用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
不过,由于区块链技术是开源的,很多新的数字货币项目只是将比特币或以太坊的代码做一些修改,经过包装后便粉墨登场,并没有太多创新。有的项目,甚至与区块链技术毫无关系,只是在白皮书里简单描述一个美好的愿景。在国外,很多新上线的ICO项目都会在专业网站如coindesk实时公布自己的进展,以供投资者监控,但ICO进入中国之后,这些环节也都省略了。
(应受访者要求,陈荣和陈铭是化名)
来源:南方周末
版权说明:本文"整肃ICO--当极客的理想主义沦为投机者"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855532207QQ邮箱申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处理。
-
全文人工智能翻译新平台:翻译狗
- 翻译狗是杭州轻寻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的翻译平台,是一家专注于行业数据服务的高科技企业。翻译狗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是目前唯一一个既可以进行全文在线翻译,又能够以接近自然语言方式组织、还能保持原文格式的平台,而且还非常便宜,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
翻译平台在添猛虎:语翼Woordee
- 语翼(Woordee)是传神语联网旗下2021年度新产品。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翻译服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派单逻辑实现智能匹配,已成为目前成长最快的在线人工翻译平台。
-
电子游戏正名史
- 不久前,腾讯宣布对“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提醒”服务进行完善:对于腾讯游戏中三十日内类似消费超过500元的来自疑似未成年人的消费,腾讯将主动联系用户进行关注。在此之前
-
独角兽集体“逃亡”港股
- 近有小米、映客、51信用卡,远有美团点评、同程艺龙等。今年来,内地企业纷纷进入了密集赴港上市筹备中。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已冲至全球首位,其
-
流量漫游取消,但你可能因此多花钱
- 这是自去年9月1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取消全国电话漫游之后,运营商又一次的大幅让利,从此省内、全国流量的区别成为历史。政策推出之后,得到无数舆论和用户的关注,大家都想
-
周产5000辆Model 3,特斯拉成为
- 对于特斯拉来讲,实现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似乎早已成为了它的一个既定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代表了它是不是真正能够成为一家汽车公司,更加代表了它在未来能否
-
花钱在世界杯打广告,不如花心思跟用户一起
- 世界杯还没完,三支广告就已经火遍全网。但有时火了,并不一定是件好事。至少在当下,网上评论对它们大多不友好。面对90后,传统营销玩不转了以往的营销是“定位+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