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微信的斗争
“打倒Apple!”
4月19日下午,IT评论人士洪波(keso)连续发了3条同样的朋友圈。有着近20年互联网行业观察经验的他,言辞如此激烈地批评某个公司并不多见。
“非常霸道”“不讲道理”“这很恶心”——在随后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他继续用这些描述来形容苹果的做法。此间,持相似观点的各种评论文章也迅速在网络上刷屏。
苹果到底做了什么?
4月19日下午5点,腾讯宣布,“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关停iOS版本微信的公众号赞赏功能。这个于2015年开始内测的重要功能,是允许用户读到某篇“个人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文章时,如果感到满意,可以“打赏”给作者一笔200元以内的小费,表达自己的感谢;而作者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看到每位赞赏者的打赏时间和金额。
很多人认为,这一次是苹果公司叫停了微信赞赏,因此对苹果“多管闲事”的行为表达不解与不满。但事实上,从技术层面来讲,苹果与微信意见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赞赏功能应该存在与否,而在于用户赞赏时所使用的支付手段。
自上线以来,赞赏一直使用的是微信自己的支付渠道,用户只要在微信钱包绑定银行卡,就可以通过微信支付使用卡里的现金实现打赏。然而,苹果在App Store应用开发条款的3.1.1条款里规定,如果“想要在App内解锁特性或功能”,必须要使用App内购买(也就是常说的IAP机制——In-App Purchase)。苹果列举的App内功能或内容解锁,包括了订阅、购买游戏内的货币、取得优质内容的访问权限,或解锁App完整版等项目。换言之,苹果规定凡是在iPhone上购买虚拟物品,必须通过IAP机制。
使用微信支付,或者执行苹果的IAP政策,二者的差异,不仅仅是在用户支付时是否会跳出一个iOS系统个人账户的支付确认弹窗,更重要的是,苹果会对IAP支付渠道抽成,额度为30%。
4月20日凌晨,针对微信宣布关闭iOS版本赞赏功能所引发的“民怨”,苹果公司公开回应,表示并没有禁止微信推出赞赏功能,只要微信“正确使用App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就像其他“所有的开发者一样”。
在洪波看来,公众号打赏既算不上“特性”也不是“功能”,并不在3.1.1条款的适用范围内。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愈加深入,利润丰厚的创业机会已经很少,“未来薄利的创业项目会越来越多,苹果30%的抽成无疑会限制这个趋势的发展。”洪波对《第一财经周刊》分析指出。
苹果的抽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创业公司的利润,进而影响这些公司的生死。在移动互联网创业进入薄利时代的同时,苹果的盈利模式中围绕软件商店的服务收入的占比也在不断加大,双方的利益矛盾,让渠道“抽成”一事逐渐变成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
当微信“遗憾通知”关闭iOS端的用户打赏,人们马上就联想到了各类知识内容创业产品未来的命运。作为2021年最重要的风口之一,包括知乎、得到、喜马拉雅FM等一批明星产品在内,这种通过网络平台向消费者提供文字、音频、短视频,以及直播等内容产品的创业形式,其主要变现渠道,包括广告和内容付费两种方式。
随着这一次苹果IAP政策的公开收紧,后一种营收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觉得(抽成)合理,要尊重渠道的价值,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是得到App CEO李天田(网名:脱不花)对《第一财经周刊》的回复。然而事实证明,得到App的反应,并不像李天田所表现的那般“平和”。
很多用户都已经注意到,从前在得到应用上发布的各种课程产品,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等多种方式购买,但如今这款App的iOS版本中,所有第三方支付选项都已经默默撤下,用户想要购买内容,只能通过苹果渠道充值。
“他们不敢得罪苹果,但同时也在耍小心眼儿。”洪波对此评论说。
据得到App今年2月公布的运营数据,旗下产品的订阅用户总数达到130万,以专栏订阅费每年199元(其中罗振宇专栏特别定价为1元)计算,公司营收估计在2亿元左右。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邓鑫鑫(网名:快刀青衣)曾对外透露,得到上的iOS用户占比为49.5%。按这个比例计算,得到App为了建成自己的“罗马帝国”,每年需要向苹果支付3000万元左右的渠道分成。
近期,一位喜马拉雅的内部人士也向媒体诉苦,这款音频内容App每年交给苹果的钱在“亿元级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那么多人把苹果30%的抽成暗讽为“苹果税”,那么自然就有避税的方法问世。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针对iOS产品开发中的“付费”功能,各种绕道方案已经层出不穷。 “没办法,这个需求实在太‘刚’了。”职人社创始人、知名产品经理黄海均对《第一财经周刊》说道。 “刚”是产品经理们经常使用的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需要非常强烈”。在去年年中,黄海均就在自己的个人博客——Haijun's
Not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如何不跟苹果分成,直走第三方支付,看看十几个老司机的经验之谈》。 在这篇经验分享中,他像写《三十六计》一样列出了7条绕过苹果IAP的方法,依次是“官方申诉”“欺骗审核”“转换概念”“舍小保大”“拆分功能”“暗度陈仓”和“偷梁换柱”。 在这7条方法之外,黄海均还总结出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看实际消费场景,如果在App内即可完成消费的,就必须走苹果渠道,反之如电商,则可以走第三方渠道;第二是看钱的去向,如果金钱最终不是流向平台自身,而是流向其他用户(例如赞赏)和平台,就可以走第三方渠道。 “现在第二条原则已经算是作废了。”用黄海均的话来总结,关于如何绕过苹果IAP支付抽成机制,这几乎是产品经理圈子里的“月经”话题。 苹果的审核标准非常模糊,审核员当时的心情好坏、个人判断标准均可构成影响因素,同样的应用可能每次通过的情况不一样,或者不同公司的类似应用,有的能通过,有的不能,这就需要靠经验去应付。 黄海均加入了一个产品经理“老司机”的微信群,他估算过,差不多半年间大伙关于IAP的大讨论就有8次。然而这一次苹果直接拿微信开刀,杀一儆百,还是令所有人吃惊,理论上,依照微信的体量,它本应该有很大的议价空间。 “现在搞得这么严,开发者们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接下来大家都会很谨慎。”黄海均说。 “关于这件事的沟通其实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现在也不算完。”一位腾讯的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 在根据苹果的规定关闭赞赏功能后的隔天凌晨,微信发布了《再次通知》,文中表示,应苹果公司要求,作为赞赏替代方案的公众号文章个人转账功能(二维码转账)也必须关闭。至此,微信官方禁止了一切用户向作者转账打赏的渠道。 其实,不只是国内,在国外的开发者圈子里,“苹果是不是抽成过多”也已经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话题。 “至少有六七年了,时不时就有不大不小的案例提出来,然后大家再讨论一遍。”《一天世界》的作者李如一对《第一财经周刊》说道。谈起苹果30%的抽成,李如一就很难不想起他当年的创业经历。 早在2010年,李如一创立了电子书城“字节社”。 当时,智能手机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在手机上做电子书这样的内容App,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创业项目。那也是这门生意最有活力的一段时光,亚马逊的Kindle、巴诺书店的NOOK、来自加拿大的Kodo,甚至索尼、Google也在苹果的App
Store上架了自己的电子书应用。为了避开苹果的IAP,索尼和Kindle上线了一个让消费者在浏览器里可以购买的方式,这样开发者可以向苹果辩解说,购买发生在网页端,而不是在App里。 然而没过多久,2010年年底,苹果公司内部的一次邮件讨论为这个朝气蓬勃的领域画上了休止符。 彼时负责苹果全球市场的高级副总裁Phil Schiller在一封同时写给乔布斯和应用商店负责人Eddy
Cue的邮件中提及:“我刚看到一个亚马逊Kindle的广告,里面的用户在iPhone上购买并阅读书籍的同时,还能切换到Android手机上做同样的事……这看起来很糟糕。”数小时后,乔布斯回复道:“第一步应该强制它们做任何事时都必须使用我们的交易系统。” 2011年年初,苹果要求一切电子书应用的内购都需要通过IAP机制。电子阅读软件和书商表示本身利润不足以支付苹果所要求的30%的分成,图书出版商也提出要求,苹果的这些条款必须要在知会书商后再生效。但这些申诉并没有得到苹果的理解,有媒体发现,距此不久,Google便下架了Google
Books,但Google没有发表声明。NOOK
Kids也取消了站内指向巴诺书店的购买链接,电子阅读软件Kobo按照苹果的要求做了更新,而亚马逊Kindle的iOS版本也取消了Kindle
Store的购买按钮。 字节社也因为苹果的抽成过高而难以继续下去,但李如一依然认为苹果的做法是合理的,虽然并不合情。他的理由是——既然应用开发者将App
Store当作渠道,就应该为渠道付费。 他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如果您的App旨在为第三方内容创作者和受众提供某种创作-消费机制,由此产生的交易仍然属于‘渠道使用费’的范畴。” 但另一个问题是,2008年推出的App
Store至今已经有近10年历史,时间已经让这个曾经是移动设备上最先进的交易支付系统,在各种新涌现的第三方支付技术的对比之下,显得有些陈旧。 即使开发者有意愿尊重App
Store作为渠道的价值,但面对如今的苹果支付体验,他们也越来越觉得,苹果如果继续坚持旧有的分成比例不动摇,这种强硬的“垄断态度”的确有待商榷。 尤其在中国,苹果IAP的购买体验并不理想。必须承认,2008年乔布斯推出App Store与IAP时构想的使用场景与今天完全不同。 苹果的支付机制在中国市场缺少支付牌照,功能也远远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本土第三方支付工具——苹果App
Store的交易体系并没有按照金融级别系统设计,没法对账,更没法处理坏账,而且还有极长的结算周期,加之苹果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的30%抽成政策,这一切都促使开发者倒向第三方支付。 除了支付技术的体验问题,苹果在移动平台流量渠道的垄断价值也在受到挑战。曾经只有苹果用户愿意付费的时代已经过去。Android用户、甚至微信用户的付费意愿都在快速成长。 以得到App为例,付费百元以上的用户中,iOS占比为55%,相比于其他操作系统,优势已经没那么明显。此外,Android游戏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在2014年后开始迅速上涨,与iOS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在很多人看来,苹果公司这一次立场如此强硬地要求微信将赞赏功能纳入IAP渠道,并非“公事公办”这么简单。iOS系统与微信这类在应用内部已经圈取数亿用户、黏性巨大且功能齐备的“超大型App”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公开化。 在中国,微信和支付宝共同构成了整个iOS生态圈中最成熟的第三方支付解决方案,太多应用会选择跳转到它们的平台上支付。这样一种支付合作,已经极大地架空了苹果建立于App
Store的支付体系。 很多知识付费类的App会引导用户关注其微信公众号,而这些应用的官微下端都有类似的一行小字——“充值失败/不会充值,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一站式解决问题。” 打开这些应用的公众号时,用户会发现,下面最显眼的位置已设置了“充值”按钮,点击就能直接在微信内为应用充值。这个充值过程,显然是通过微信这个第三方支付渠道,而不是苹果的IAP。 目前,微信的付费表情包产品的确是通过IAP来购买,其他一些付费功能则也打着和得到App相同方式的擦边球。 比如在微信读书的支付界面里,在跳出苹果IAP界面时如果用户按下“取消”键,就会再跳出一个新窗口,上面写着“充值未成功,使用微信支付完成此次充值”。原来通过IAP购买时标价3“书币”的书,跳转到微信支付,只需要2.85元,相当于打了95折。 事实上微信并不惧怕苹果。宁可关闭iOS用户的打赏功能,也要拒绝执行苹果的IAP机制,这个决策已足以证明,微信有自己的强硬一面。提供打通全网的支付功能,展示的正是微信的渠道力量。而今年年初,微信推出号称“即开即用”的小程序,被视为是从操作系统的层面,让其有可能更彻底地架空苹果App
Store的关键一步。 如果苹果现在30%的抽成的背后是它作为一个垄断渠道所拥有的权力,那么微信在中国的8亿用户(iPhone在中国用户规模不到2亿)意味着什么呢? 与小程序上线后的前几个月不同,近半个月来微信明显加快了小程序的更新力度。 4月18日,就在微信赞赏停用的前一天,小程序宣布推出“小程序码”,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内长按含有小程序码的图片,通过识别这个小程序码进入小程序——这个开发者千呼万唤的入口终于开放了。 而这还只是小程序“复苏”的前奏。就在外界持续热议苹果与微信“茬架”的这一周,微信又持续发布了有关小程序的“利好”新政——4月20日,微信宣布微信公众号关联小程序新规则,再次拓宽了小程序的传播渠道;4月22日,微信宣布公众号群发文章内可以添加小程序。 以公众号“微信公开课”为例,半个月前,用户想要使用他们开发的小程序,还只能通过微信搜索这唯一一个入口;但现在,在这个公众号的文章内就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了。4月25日,微信再次优化小程序与公众号的打通联动,允许公众号名称可被同一主体下的小程序申请复用,反之也成立。 虽然Android和iOS眼下依然火爆,但已经有很多人在猜想,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会是什么样子。微信的上述新变化恰恰表明,它朝着一个“操作系统”级别的产品又迈进了一步。 事实上,苹果的渠道政策也并非铁板一块。在2021年苹果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全球市场高级副总裁Phil Schiller宣布苹果App
Store业务将迎来新举措,承诺对应用的审核将加快速度,并提出一种“加强版订阅模式”——它采用全新的分成模式,由原来固定的三七分成,改为第一年仍是30:70,但第二年起则变为15:85。 在采访中,李如一提醒说:“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你应该写进去。”然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苹果意识到了要改变,但一切还来得及吗?而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拥有数亿用户的超级App们,形如一个个闭环的帝国。互联网世界一如真实的人类社会,历来是由强势的产品制定规则。苹果是垄断者,而微信又何尝不是?如今二者“茬架”,最终的利益受害者,其实是无辜的用户。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版权说明:本文"苹果和微信的斗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2855532207QQ邮箱申诉,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处理。
-
全文人工智能翻译新平台:翻译狗
- 翻译狗是杭州轻寻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的翻译平台,是一家专注于行业数据服务的高科技企业。翻译狗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是目前唯一一个既可以进行全文在线翻译,又能够以接近自然语言方式组织、还能保持原文格式的平台,而且还非常便宜,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
翻译平台在添猛虎:语翼Woordee
- 语翼(Woordee)是传神语联网旗下2021年度新产品。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翻译服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派单逻辑实现智能匹配,已成为目前成长最快的在线人工翻译平台。
-
电子游戏正名史
- 不久前,腾讯宣布对“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提醒”服务进行完善:对于腾讯游戏中三十日内类似消费超过500元的来自疑似未成年人的消费,腾讯将主动联系用户进行关注。在此之前
-
独角兽集体“逃亡”港股
- 近有小米、映客、51信用卡,远有美团点评、同程艺龙等。今年来,内地企业纷纷进入了密集赴港上市筹备中。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已冲至全球首位,其
-
流量漫游取消,但你可能因此多花钱
- 这是自去年9月1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取消全国电话漫游之后,运营商又一次的大幅让利,从此省内、全国流量的区别成为历史。政策推出之后,得到无数舆论和用户的关注,大家都想
-
周产5000辆Model 3,特斯拉成为
- 对于特斯拉来讲,实现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似乎早已成为了它的一个既定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代表了它是不是真正能够成为一家汽车公司,更加代表了它在未来能否
-
花钱在世界杯打广告,不如花心思跟用户一起
- 世界杯还没完,三支广告就已经火遍全网。但有时火了,并不一定是件好事。至少在当下,网上评论对它们大多不友好。面对90后,传统营销玩不转了以往的营销是“定位+4P”